制定乡村旅游适宜地评估指标★,结合全省气象★★、林业、环保等观测数据以及卫星遥感数据综合评价全省各乡村旅游适宜度,在全省遴选出100个乡村旅游适宜地。12月12日★,通过浙江发布、浙江在线★、潮新闻等多家省级媒体面向社会公众开展宣传★★。
印发《浙江省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和应急防御指南》,在原有14类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基础上新增了雷暴大风预警信号,根据影响程度设为黄、橙★、红三级★★★,并明确应急防御措施,针对性提醒公众有效防范雷暴大风带来的不利影响。今年以来,全省累计共发布雷暴大风预警信号1442次(橙色229次、红色20次),预警信号命中率达87.76%★★、预警时间提前量62分钟★。
全面施行雷电防护装置溯源检测★★,优化“浙里防雷安全”小程序,利用协同验证★★★、定位跟踪、智能识别等技术★★★,记录易燃易爆场所防雷检测全过程信息★,实时研判是否存在检测人员、设备、时间以及轨迹等异常★★★。2024年全省防雷安全重点单位防雷检测溯源率达98★.8%,检测活动异常率同比降低88%★,助力企业获取真实、合规、有质量保障的防雷检测服务。
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,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,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★★,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。
浙江气象史馆于3月22日起开始业务运行★★★,8月31日起对社会公众开放,全年共接待行业内外和社会公众参观130余批次、2000余人次★。史馆还成立了中英文青年志愿讲解团,定期组织18位青年志愿讲解骨干开展培训和交流;依托“浙江天气”微信公众号★★,创建了“浙江气象史馆预约平台”,建立健全了线上预约、志愿讲解、开放日安保★★、园区管理等常态化工作机制★★,顺利保障史馆运行。
迭代升级智慧气象★“浙江天气小诸葛”AI机器人,接入阿里通义千问大语言模型,实现多轮智能问答,可提供实时天气实况、预警信息、未来天气预报以及多种气象指数产品的智能查询。新版AI机器人于2024年5月在智慧气象APP和浙江天气网等多渠道上线服务,支持语音★、文字交互和气象信息智能查询,累计查询次数近万次。
完善基于通讯基站的高级别突发气象灾害预警短信靶向发布功能★。今年以来★★★,全省各级气象部门共计开展靶向发布任务254次,面向公众精准推送预警短信1116.96万条。在强降水、台风等重大气象灾害的预警服务过程中★★★,有效提升重点隐患区、偏远山区★★、旅游景区等特定地区和人群的预警信息服务能力★,成为基层高级别气象预警信息发布的重要手段之一。
打造专家讲解型短视频《首席说天气》★★★,组织省气象台★★、省气候中心、服务中心等单位首席专家参与网络直播、录制科普短视频,共计制作系列短视频29期★★★,其中多期视频被中央电视台★★★、新华网、新华社、中国气象、浙江日报、浙江之声等主流媒体转载引用,单条视频最高浏览量超2000万。
联合农业农村部门认定设施农业★★、海洋水产、柑橘等特色农业气象服务中心(以下简称“特色中心★”)。各特色中心持续助力★“减损增收”,梅汛期期间效益评估为设施基地服务减损100万元以上★★;海洋水产气象服务中心开发贝类养殖气象指数保险,助力469户养殖户今年理赔3900万元;柑橘气象服务中心构建精细化观测系统指导柑橘种植扩面近1.3万亩★★★,年产值超过78亿元★★★,助力橘农增收致富★。
组织落实“耕云★★★”行动计划推进高质量发展培训,深化服务生态涵养★、高温抗旱★★、水库增蓄等民生需求,在高温干旱等特殊时段,持续组织全省作业单位抢抓条件积极作业★★,确保民生用水保障全覆盖★★★,服务效益获各级党委政府认可★。据统计,今年以来共组织开展增雨作业920次★★★,作业规模较去年提升超10%,受益面积达7.31万平方公里。
今年年初,浙江省气象局发布2024年气象为民服务十件实事★★★。一年来★,浙江气象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,以切实提升群众获得感、满意度为目标,精心组织★★★、狠抓落实,全力以赴抓好民生实事落地落实★★,圆满完成2024年度十件实事目标任务。
在全省范围内持续开展“千乡万村气象科普行”活动★,依托省政协送科技下乡活动,在开化★、苍南完成★★★“送科技下乡”2次★★★。建立了开化★★★、苍南★、丽水莲都区等三个省级气象学会服务站。组建了76人的专家服务团队,组织专家走进乡村★★、社区、学校和企业★,开展气象研学活动★,研发气象科普教材,融入学校课后服务X课程★★★。9月9日“气象x课程★★”《天气科学探秘》开课,课程为期一学期15节课时★★★。